全屋户型图
这是一套经典的横厅户型,整体面积并不算大,尤其是卧室空间较为紧凑。为了不让家显得局促拥挤,业主夫妇希望打造一个简约而温馨的居住环境。 在整个家的打造过程中,并未做过多拆改,只是将阳台纳入室内,有效延展了空间的开阔感。同时,我们打破了传统横厅的布局模式,改为竖厅布局,带来耳目一新的视觉体验。
客厅
电视背景墙采用留白手法,诠释“少即是多”的美学理念,壁龛式的设计,让电视机与墙面融为一体,简洁而克制。 整个家除了大面积留白,木材也是点睛之笔。地面通铺浅色系的天然木地板,蜂蜜色的温润光泽与象牙白墙面形成柔和温暖的呼应,在材质对话中悄然唤醒1960年代的设计灵魂。
客厅摒弃了传统横厅的布局,延续经典竖厅的布局方式,将沙发靠窗摆放,以创新的空间语言重新构建生活场景。充足的采光面,引入自然采光,让室内空间看上去更加开阔明亮。 棕色系的皮质沙发,小巧精致的款式,节省空间又能满足日常使用。实木材质的圆形茶几,组合式的搭配,兼顾功能与美学。
为了满足业主一家对收纳的基本需求,于是在客厅靠墙一侧做了顶天立地的储物柜,以精准的黄金比例进行分割,既满足了实用收纳功能,又成为陈列中古藏品的艺术长廊。
卧室
主卧带有一个阳台,将阳台纳入室内空间,原有的墙垛被改造为优雅的拱形门洞,柔和过渡了空间界限,也让阳光得以自由漫射,洒落满室。 卧室也延续了公区大面留白的处理,在木元素的衬托下,并不会觉得单调,反而更容易营造温馨惬意的睡眠环境,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复古与现代交织的休憩氛围。
床头背景墙并没有过多设计,为了避免视觉疲劳,在床头一侧安装了不对称的吊灯,昏黄的暖光中和了软装家具的沉闷,冷暖撞色下,也提升了空间层次感。
因为主卧面积足够宽敞,于是在床侧规划了一组步入式衣帽间,采用L型的布局,通顶定制白色衣柜,在满足大量收纳需求的同时,延续了整体的中古美学风格,简约之中蕴含层次,毫不单调。
厨房
根据厨房户型做了经典的L型橱柜布局,采用白与绿的色彩组合,清新明亮的色彩加持下,让空间迸发出勃勃生机。橱柜门以简洁框线勾勒,搭配黄铜拉手,清新中流淌着经时光淬炼的精致。 墙面也特意选用小规格的拼花瓷砖通铺,抛光砖耐看又耐脏,方便日常打理卫生。墙面上方的空间也没有浪费,利用做了通顶式的吊柜,既极大满足了收纳需求。
卫生间
卫生间与厨房配色相呼应,延续了厨房上白下绿的配色,清新的色彩碰撞瞬间唤醒了1960年代的复古氛围。淋浴区用玻璃门隔断开,实现了彻底的干湿分离。 根据全屋色彩基调特别选配了深色胡桃木的悬浮式洗漱台,木质温润的肌理与陶瓷台盆的釉光彼此呼应,质感交织出温和的层次。经典的悬浮款式,也避免了卫生死角。
餐厅
餐厅特别选用胡桃木色的实木餐桌,沉稳奠定基调,天然木纹流淌着时光的痕迹。搭配藤编造型的餐椅,轻盈的编织质感与实木的厚重感巧妙平衡。 餐桌上方安装了一盏复古黄铜吊灯,斑驳铜色低语着岁月故事,暖色光线透过玻璃灯罩,在墙面投下细腻光晕,为用餐时刻染上一层慵懒而治愈的氛围。
考虑到厨房空间有限,设计师提出将冰箱移至餐厅区域,并利用角落定制了一组高柜,将冰箱嵌入式安置,既保持了视觉上的整洁统一,又额外增加了收纳空间,实用与美观兼得。
儿童房
次卧面积有限,为了充分提升空间利用率并满足业主的实际居住需求,于是将床靠窗布置,既节省了面积,又留出了更为开阔的活动区域。
在床侧做了整面墙的定制衣柜,顶天立地的设计储物量充足,不落灰好打理。跟主卧一样采用中古风格标志性的框型门板设计,米白色柜体与深胡桃木色地板碰撞,兼具复古韵味与视觉轻盈感。 在衣柜侧边特别延伸出一体式的书桌,上方预留开放式书架,下方书桌还可兼作床头柜使用,一举两得,实用与美观并存。
更多戴王辉的作品
查看更多案例